骨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骨关节炎通常与关节退行性变、创伤、肥胖等因素有关,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1、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早期表现为活动后隐痛,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性钝痛或夜间痛。疼痛多发生在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寒冷或潮湿天气可能加重症状。疼痛可能与关节软骨磨损、骨赘形成刺激周围组织有关。临床常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建议减少爬楼梯、下蹲等加重关节负荷的活动。
2、关节僵硬
关节僵硬多见于晨起或久坐后,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活动后逐渐缓解。僵硬程度与关节炎症反应和滑膜增生相关,可能伴随关节摩擦感。患者可通过热敷、低频脉冲电刺激等物理疗法改善血液循环,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玻璃酸钠注射液等保护软骨药物,严重时需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
3、关节肿胀
关节肿胀由滑膜炎症渗出或骨赘增生导致,表现为关节轮廓增大、皮温升高,可能伴有积液。膝关节肿胀时可见髌骨周围饱满,按压有波动感。急性期需限制活动并冷敷,医生可能开具洛索洛芬钠片、依托考昔片等抗炎药物,顽固性肿胀可考虑关节穿刺抽液并注射透明质酸。
4、活动受限
随着软骨破坏加重,患者会出现关节屈伸困难、下蹲障碍等功能限制,严重时影响行走。这与关节间隙变窄、肌肉萎缩及疼痛保护性痉挛有关。康复训练如直腿抬高、非负重状态下关节活动度练习很重要,可联合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制剂,晚期病例可能需要关节置换术恢复功能。
5、关节畸形
晚期骨关节炎可出现关节对线异常,典型表现为膝关节内翻畸形或手指赫伯登结节。畸形由软骨下骨重塑、韧带松弛及肌肉失衡共同导致,可能伴随关节半脱位。矫形支具可延缓畸形进展,严重畸形需行截骨矫形术或全关节置换术,术后需长期服用碳酸钙D3片等骨骼营养补充剂。
骨关节炎患者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上可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冬季注意关节保暖,使用手杖等辅助器具减轻负重关节压力,定期复查评估病情进展,出现症状加重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