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乙肝病人的血可能会传染,但需要满足特定条件。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日常接触如握手、共餐等不会传染。
乙肝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完整的皮肤接触乙肝病人的血液通常不会导致传染。但如果皮肤有破损或伤口,直接接触乙肝病人的血液可能造成病毒进入体内。乙肝病毒传染需要一定量的病毒进入血液,微量接触传染概率较低。医务人员、急救人员等职业暴露风险较高的人群需特别注意防护。
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意外感染,如被乙肝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刺伤,或伤口直接接触大量乙肝病人血液。乙肝病毒在干燥环境中存活时间较短,但在潮湿环境中可能存活较长时间。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残留血液的个人物品也存在传染风险。
建议接触乙肝病人血液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和肥皂清洗接触部位,如有伤口应挤出伤口血液并用碘伏消毒。高危接触后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接种乙肝疫苗。定期体检可检测是否感染,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