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抑制剂引起的免疫性肺炎在CT上多表现为磨玻璃影、斑片状实变或网格状改变。免疫性肺炎是PD-1/PD-L1抑制剂治疗中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可能与T细胞过度激活导致肺组织损伤有关,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学特征综合诊断。
PD-1抑制剂相关免疫性肺炎的CT表现以双肺外周或胸膜下分布的磨玻璃影为主,部分患者可见小叶间隔增厚或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磨玻璃影通常呈斑片状或弥漫性分布,可能与肺泡间隔炎症细胞浸润及间质水肿相关。实变影多提示肺泡内渗出或机化性肺炎,常见于中下肺野,少数病例伴随空气支气管征。网格状改变则反映肺间质纤维化进展,多见于长期或重症患者。部分患者可合并胸腔积液或纵隔淋巴结肿大,需与感染性或肿瘤性病变鉴别。
免疫性肺炎的CT表现需动态观察,早期干预可逆转影像学异常。轻度病例磨玻璃影在激素治疗后1-2周内吸收,但纤维化改变可能持续存在。中重度患者实变范围扩大或出现铺路石征时,提示病情进展。需警惕隐匿性机化性肺炎,其CT表现可能滞后于临床症状。罕见情况下可见反晕征或结节样改变,需与转移瘤或肉芽肿性疾病鉴别。
PD-1抑制剂相关免疫性肺炎的诊断需结合用药史、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征,必要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或活检。患者出现新发咳嗽、气促伴CT异常时应暂停免疫治疗,并评估激素干预指征。长期随访中建议定期复查高分辨率CT,监测肺功能变化,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源以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