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恢复过程中需避免剧烈运动、过早负重、吸烟饮酒及忽视营养补充四大禁忌。骨折愈合通常需经历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三个阶段,不当行为可能延缓愈合或导致畸形愈合。
剧烈运动可能造成骨折端移位或内固定物松动,尤其关节附近骨折需严格制动。早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如踝泵运动或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避免主动屈伸患肢。过早负重可能使未完全愈合的骨痂发生微骨折,下肢骨折患者需借助拐杖分散体重,X线显示连续骨痂线形成前禁止完全负重。吸烟会收缩血管减少局部血供,尼古丁抑制成骨细胞活性,每日吸烟超过10支者骨愈合时间可能延长30%。饮酒干扰钙磷代谢,乙醇直接抑制软骨内成骨过程,每周饮酒超过300毫升可能增加骨不连风险。蛋白质与钙摄入不足会影响胶原合成,每日应保证每公斤体重1.2-1.5克蛋白质,骨折后2周内需增加维生素D补充以促进钙吸收。
骨折患者应保持石膏或支具干燥清洁,定期复查观察愈合进度。饮食可增加奶制品、深绿色蔬菜及三文鱼等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配合微波理疗或超声波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如出现患肢肿胀加剧、皮肤发紫或固定器松动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