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怎么回事

发布于 2025/07/06 13:32

腰椎间盘压迫神经根可能由椎间盘退变、长期负重、外伤、腰椎结构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活动受限、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椎间盘退变

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减少导致弹性下降,纤维环出现裂隙,髓核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腰痛,久坐后加重。建议避免久坐久站,使用腰围保护,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长期负重

重体力劳动或长期弯腰搬运重物会导致腰椎间盘压力增大,加速椎间盘突出。典型表现为弯腰时突发剧痛,可向臀部及下肢放射。日常应减少负重,搬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可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痉挛。

3、外伤

跌倒、撞击等急性外力作用可能直接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常见于交通事故或运动损伤,往往伴随急性腰痛和下肢感觉异常。急性期需绝对卧床,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盐酸乙哌立松片、甘露醇注射液等药物。

4、腰椎结构异常

先天性腰椎骶化、椎弓峡部裂等结构缺陷会改变腰椎力学分布,增加椎间盘突出风险。这类患者可能在年轻时即出现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腰痛伴间歇性跛行。需通过腰椎MRI明确诊断,严重者可能需要椎间融合术治疗。

5、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胶原蛋白合成异常等遗传倾向,椎间盘更易发生退变。家族中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者,发病年龄往往较早。建议此类人群加强腰背肌锻炼,游泳和五点支撑法等运动有助于增强腰椎稳定性。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应睡硬板床,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坐姿保持腰部挺直。可进行慢走、游泳等低冲击运动,禁止剧烈扭转腰部。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若出现下肢肌力明显下降或大小便失禁等马尾综合征表现,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