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疗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营养管理、药物治疗及并发症控制等手段。非透析治疗适用于肾功能未完全丧失的早期患者,核心目标是延缓肾功能恶化、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1、生活方式干预
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可减轻水肿和高血压,建议控制在3-5克。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活动。严格戒烟戒酒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延缓肾小球硬化进程。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减轻肾脏代谢负担。
2、优质蛋白饮食
采用低蛋白饮食配合α-酮酸制剂可减少氮质废物蓄积,每日蛋白摄入量建议0.6-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动物蛋白,限制豆类等植物蛋白。同时需保证每日30-35千卡/公斤体重的热量摄入,防止营养不良。定期监测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评估营养状态。
3、降压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片适用于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血压控制目标通常为<130/80mmHg,但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钾和肾功能变化。
4、贫血纠正治疗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如益比奥注射液联合铁剂可改善肾性贫血,铁剂优先选择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目标为血红蛋白维持在100-120g/L,过高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需监测铁代谢指标,必要时静脉补铁。同时需排除消化道出血等导致贫血的其他原因。
5、矿物质骨病管理
限制磷摄入每日800-1000mg,使用磷结合剂如碳酸镧咀嚼片控制血磷。活性维生素D如骨化三醇胶丸可调节钙磷代谢,但需警惕高钙血症。定期检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严重继发性甲旁亢需考虑拟钙剂治疗。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有助于评估骨质疏松程度。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每1-3个月复查肾功能、电解质及血常规,根据结果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严格限制高钾食物如香蕉、蘑菇的摄入,烹饪时可用水焯降低食物钾含量。保持每日尿量1500-2000ml,饮水量根据水肿情况调整。出现严重水肿、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中医调理如黄芪、大黄等药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