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根尖周炎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治疗方式主要有根尖切除术、意向性牙再植术等。难治性根尖周炎可能由细菌感染持续存在、根管治疗失败、牙根解剖结构复杂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患牙疼痛、牙龈肿胀、咬合不适等症状。
1、根尖切除术
根尖切除术适用于根尖病变范围较大或根管再治疗失败的情况。手术通过切除感染的根尖组织并封闭根尖孔,消除病灶。术前需通过X线片评估病变范围,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肿胀或疼痛,需配合抗生素治疗。该手术能保留患牙,避免拔牙后修复的复杂性和费用。
2、意向性牙再植术
意向性牙再植术针对无法通过常规根管治疗解决的复杂病例。手术将患牙完整拔出,体外完成根尖切除和根管预备后再植入牙槽窝。该技术对术者操作精度要求高,需严格无菌操作,再植后需用夹板固定数周。成功率与牙周膜保护程度密切相关,术后可能出现牙根吸收等并发症。
3、显微根管再治疗
显微根管再治疗借助手术显微镜和超声器械,可清理常规治疗遗漏的感染物质。适用于根管钙化、器械分离或侧支根管感染的病例。治疗需分次进行,每次间隔1-2周,过程中可能使用氢氧化钙等药物控制感染。相比手术创伤更小,但对复杂根管系统效果有限。
4、激光辅助治疗
激光辅助治疗通过光热效应杀灭根管内顽固细菌,减少生物膜形成。常与根管再治疗联合应用,特别适合对抗生素耐药的放线菌感染。治疗需选择合适波长和能量的激光设备,操作时需注意避免热损伤周围组织。该技术设备要求高,目前临床普及度有限。
5、拔牙后种植修复
当患牙无法保留时,拔牙后种植修复成为最终选择。需在感染完全控制、骨组织愈合后进行种植手术,避免种植体周围炎。术前需评估骨量和咬合关系,可能需先行骨增量手术。种植修复能恢复咀嚼功能,但治疗周期长,费用较高,需患者严格维护口腔卫生。
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术后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手术区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有助于组织愈合,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患侧咀嚼。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监测愈合情况,出现持续疼痛或肿胀需及时复诊。日常注意控制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维持良好免疫力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