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手足癣主要有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物理治疗和日常护理四种方法。手足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的浅部真菌病,常表现为皮肤脱屑、瘙痒、水疱等症状。
1、外用抗真菌药物
手足癣可遵医嘱使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酮康唑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药物。这些药物能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缓解皮肤脱屑和瘙痒症状。使用前需清洁患处,涂抹后避免立即穿鞋袜。若出现皮肤刺激或过敏反应应停用。
2、口服抗真菌药物
对于顽固性或广泛性手足癣,医生可能开具伊曲康唑胶囊、特比萘芬片等口服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对甲癣合并手足癣效果较好。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与某些降压药同服。
3、物理治疗
紫外线照射可辅助治疗手足癣,特定波长的紫外线能抑制真菌生长。激光治疗适用于局部顽固病灶,通过热效应破坏真菌结构。物理治疗通常需要多次进行,需在专业医疗机构操作。
4、日常护理
保持足部干燥清洁,每天更换袜子并选择透气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指甲剪等物品。公共场所尽量不赤脚行走,浴后彻底擦干趾缝。定期消毒鞋柜和浴室地面,减少真菌滋生环境。
治疗期间应坚持用药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继续使用1-2周以防复发。避免搔抓患处导致继发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等细菌感染征象需及时就医。日常可穿五趾袜分隔趾间,减少摩擦和汗液积聚。饮食上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和锌元素,有助于皮肤屏障功能恢复。手足癣具有传染性,家庭成员应同时检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