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高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退热、补充水分等方式治疗。发高烧通常由感染、细菌性炎症、免疫反应等因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身体可帮助散热,重点擦拭额头、颈部、腋窝等血管丰富部位。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引起寒战或皮肤刺激。可配合退热贴辅助降温,同时保持室内通风,调节室温至适宜范围。若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或伴随抽搐,需立即就医。
2、药物退热
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混悬液、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可用于退热,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剂量和间隔时间。药物退热适用于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明显不适的情况,使用前需排除药物过敏史。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用药前应咨询医生,避免与其他退热药联用。
3、补充水分
高烧会导致大量水分流失,需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因饮品,以免加重脱水。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需加强补水。婴幼儿可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次数,老年人需警惕脱水引起的电解质紊乱。
发高烧期间应卧床休息,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每2-4小时监测体温变化。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汤类食物,避免油腻辛辣。若72小时内体温未降或出现意识模糊、皮疹、颈部僵硬等症状,须及时急诊处理。恢复期仍须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