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使用胰岛素通常不会导致产后长期依赖胰岛素。妊娠期糖尿病多数在分娩后血糖水平可恢复正常,仅少数存在基础代谢异常者需继续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是因妊娠期激素变化导致的暂时性胰岛素抵抗增强现象。胎盘分泌的激素如人胎盘催乳素、孕酮等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导致孕妇对胰岛素需求增加。当这种代偿机制不足时,需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控制血糖。随着胎盘娩出,拮抗胰岛素的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大多数孕妇的胰岛功能可自行调节恢复。临床数据显示,超过8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产后6-12周糖耐量试验结果可转为正常。
存在产前未确诊的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储备不足或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潜质的孕妇,可能产后仍需胰岛素治疗。这类人群往往伴有孕前体重指数超标、糖尿病家族史或妊娠中期空腹血糖持续超标等危险因素。胰岛自身抗体检测阳性者更易发展为永久性糖尿病,需通过产后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口服糖耐量试验评估代谢状态。
产后应每3年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重点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值。哺乳期女性需注意胰岛素剂量调整,避免低血糖发生。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将体重恢复至孕前水平,可显著降低远期糖尿病发生概率。若出现多饮多尿症状或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