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需要与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扭转、缺血性肠病、腹膜炎等疾病鉴别。肠梗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但上述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表现,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区分。
1、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早期可能表现为脐周或上腹部疼痛,随后转移至右下腹,与肠梗阻的腹痛症状相似。但急性阑尾炎通常不会出现完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X线检查一般无肠管扩张表现。体格检查可发现麦氏点压痛、反跳痛等特征性表现。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治疗或阑尾切除术。
2、肠套叠
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呕吐、果酱样大便,腹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与肠梗阻相似的是都可能出现肠管扩张,但肠套叠在超声检查中可见"靶环征"或"套筒征"特征性表现。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3、肠扭转
肠扭转起病急骤,腹痛剧烈且持续,早期即可出现休克表现。与单纯性肠梗阻相比,肠扭转进展更快,腹部X线可见"咖啡豆征"或"鸟嘴征"。肠扭转属于绞窄性肠梗阻,需紧急手术解除扭转,否则可能导致肠坏死。
4、缺血性肠病
缺血性肠病多见于老年人或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便血。与机械性肠梗阻不同,缺血性肠病的腹痛程度与体格检查所见常不相称。CT血管造影可显示肠系膜血管栓塞或狭窄。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抗凝、溶栓或手术治疗。
5、腹膜炎
腹膜炎可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类似肠梗阻症状,但多有发热、全腹压痛、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表现。腹腔穿刺可抽出脓性液体。与肠梗阻不同,腹膜炎患者肠鸣音通常减弱或消失。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因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行腹腔引流术。
出现疑似肠梗阻症状时应禁食禁水,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腹部X线、CT等检查,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记录出入量。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术后患者应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