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僵状态主要表现为运动抑制、言语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脑器质性疾病等。木僵状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运动性抑制、言语障碍、情感淡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感知觉异常等。
1、运动性抑制
患者表现为全身肌肉紧张度增高,肢体僵硬呈蜡样屈曲,可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不动。严重时出现空气枕头现象,即头部悬空仍能维持抬举状态。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刻板动作或违拗行为,对被动运动产生抵抗。这种情况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需与器质性木僵鉴别。
2、言语障碍
患者言语显著减少甚至完全缄默,问话不答或仅用简单词语回应。可能出现模仿言语或重复他人话语的鹦鹉学舌现象。在抑郁性木僵中,患者虽不语但内心体验丰富;而器质性木僵多伴有意识障碍和定向力缺失。
3、情感淡漠
面部表情呆板,对周围环境变化缺乏情感反应。即使面对疼痛刺激也表现漠然,但瞳孔对光反射正常。情感反应与内心体验分离是功能性木僵的特征,而脑炎等器质性疾病常伴情感反应完全丧失。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可能出现尿潴留、便秘、唾液分泌减少等自主神经症状。部分患者出现血压波动、心率失常或体温调节异常。这些症状在器质性木僵中更为突出,需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5、感知觉异常
患者虽外表僵住但意识可能清醒,能感知周围环境但无法回应。部分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尤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多见。脑电图检查有助于鉴别功能性木僵与癫痫持续状态。
木僵状态患者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噪音刺激。护理时应注意定时翻身防止压疮,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饮食宜选择易消化流质食物,必要时采用鼻饲喂养。家属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变化,记录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联系医护人员。长期木僵患者需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