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囊肿是女性排卵后形成的生理性囊肿,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消失。黄体囊肿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排卵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轻微下腹隐痛或月经周期改变。若出现剧烈腹痛或异常出血需及时就医。
黄体是排卵后卵泡结构转化形成的暂时性内分泌腺体,主要分泌孕激素维持子宫内膜稳定性。部分女性在黄体期可能出现黄体体积增大形成囊肿,直径一般不超过5厘米,超声检查显示为单侧卵巢无回声囊性结构。这种囊肿属于功能性囊肿,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多数在下次月经来潮后随黄体退化自然吸收,期间可能伴随症状或仅有无需干预的轻微腹胀。
持续存在的黄体囊肿需考虑病理情况,如黄体内部出血形成黄体血肿,或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发生扭转破裂风险。此类情况常伴随急性下腹痛、恶心呕吐及肛门坠胀感,超声可见囊肿内部混合性回声或盆腔积液。妊娠期女性出现的黄体囊肿可能持续至孕12周后消退,但发生破裂时可能诱发腹腔内出血需紧急处理。
建议育龄期女性定期进行妇科超声检查监测囊肿变化,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受压。若出现突发性下腹剧痛、头晕乏力等急腹症表现,应立即就诊排除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激素水平稳定,减少功能性囊肿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