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可以在体外传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两种途径。流感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受环境因素影响,通常可存活数小时至数天。
流感病毒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这些飞沫可在空气中短暂悬浮,被附近人群吸入导致感染。飞沫传播的有效距离通常在1米以内,但在密闭空间或通风不良环境中传播距离可能延长。病毒在飞沫中的存活时间受空气湿度、温度等因素影响,干燥低温环境更有利于病毒存活。
接触传播是另一种重要途径,流感病毒可在物体表面存活一定时间。当健康人群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再接触口鼻或眼睛黏膜时可能发生感染。病毒在不同材质表面的存活时间存在差异,在不锈钢、塑料等光滑表面存活时间较长,可达24-48小时;在纸巾等多孔材料表面存活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12小时。医院环境中的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物体可能成为病毒传播媒介。
流感病毒体外传播风险可通过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有效降低。建议在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使用肥皂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洁双手。定期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可有效灭活流感病毒。出现流感症状时应居家休息,减少与他人接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