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患者通常需要做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病毒抗原检测、胸部X线检查等4项检查了解感冒情况。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部分患者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或出现肺部并发症,通过检查可明确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
1、血常规
血常规是感冒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观察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等指标变化,可初步判断感染类型。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常升高,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总数多明显增高。该检查结果有助于指导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抗生素滥用。
2、C反应蛋白检测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时水平会显著升高。通过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可辅助鉴别病毒性或细菌性感冒。该指标比血常规更敏感,能更早反映感染情况,对判断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有重要参考价值。
3、病毒抗原检测
通过采集鼻咽拭子标本,使用免疫荧光法或胶体金法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可明确具体病毒类型,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该检查有助于针对性用药和判断传染性,特别在流感流行期间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但检测结果可能受采样质量影响。
4、胸部X线检查
当感冒患者出现持续高热、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进行胸部X线检查排除肺炎等并发症。该检查可直观显示肺部炎症浸润影、实变影等病变,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病情评估至关重要。但该检查有一定辐射,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感冒患者应注意多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食用粥类、汤类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如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检查和治疗,不要自行使用抗生素。平时应加强锻炼,注意保暖,勤洗手,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可预防感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