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间的糖尿病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妊娠期糖尿病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概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能导致胎盘功能不全,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严重时可能引发胎盘早剥。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控制血糖、监测血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2、羊水过多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导致羊水过多,与胎儿高血糖引起的多尿有关。羊水过多可能增加早产、胎膜早破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子宫过度扩张。患者可能出现腹部胀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控制血糖、限制液体摄入,必要时进行羊水减量术。
3、巨大儿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导致胎儿生长过快,形成巨大儿。巨大儿可能增加难产、肩难产的风险,导致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巨大儿出生后可能出现低血糖、呼吸窘迫等问题。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必要时考虑剖宫产。
4、新生儿低血糖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低血糖,与母体高血糖环境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过多有关。新生儿低血糖可能引发嗜睡、喂养困难、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预防措施包括出生后尽早喂养、监测血糖,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
5、酮症酸中毒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与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有关。酮症酸中毒可能导致母体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可能危及母婴生命。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症状。治疗措施包括及时补液、胰岛素治疗,密切监测血糖和酮体水平。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进行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孕期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