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患者需注意及时排空乳汁、保持乳头清洁、避免压迫乳房、合理使用药物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于哺乳期女性,主要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
1、及时排空乳汁
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需规律哺乳或使用吸奶器排空乳汁,避免乳汁淤积加重炎症。哺乳时可先喂患侧乳房,确保有效吸吮。若疼痛剧烈影响哺乳,可用温热毛巾敷患处5-10分钟后再尝试。乳汁淤积是乳腺炎的主要诱因,未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乳腺脓肿。
2、保持乳头清洁
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清洁剂。乳头皲裂时可用医用羊毛脂膏涂抹,哺乳后残留的乳汁需及时擦干。正确含接姿势可减少乳头损伤,哺乳时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而非仅乳头。破损的乳头易成为细菌入侵门户,增加感染风险。
3、避免压迫乳房
选择无钢圈、透气性好的哺乳文胸,避免过紧衣物压迫乳房。睡觉时采取平卧或健侧卧位,减少患侧受压。哺乳间隙可冷敷患处缓解肿胀,每次15-20分钟。持续压迫可能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延缓炎症消退。
4、合理使用药物
细菌性乳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发热超过38.5℃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哺乳的药物。中药可用蒲公英、金银花等清热解毒药材,但需中医师指导。自行用药可能导致耐药性或影响婴儿健康。
5、密切观察病情
每日测量体温4-6次,记录乳房红肿范围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脓性分泌物或肿块波动感应立即就医。超声检查可明确是否形成脓肿,穿刺引流是脓肿治疗关键。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急性乳腺炎患者应保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摄入。避免高脂肪食物及辛辣刺激饮食。可进行轻柔的乳房按摩促进淋巴回流,但脓肿形成后禁止按摩。保持规律作息与良好心态有助于恢复,症状加重或持续3天无改善需及时复诊。哺乳期需继续母乳喂养,除非医生明确建议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