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面那颗牙齿和牙龈分开可能是由智齿萌出异常、牙周炎、牙龈萎缩、食物嵌塞或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口腔检查、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
1、智齿萌出异常
智齿萌出时可能因颌骨空间不足导致阻生或倾斜生长,压迫相邻牙龈形成盲袋。表现为牙龈红肿、局部胀痛,可能伴随张口受限。需拍摄口腔X光片确认位置,轻度炎症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消炎,反复感染或影响邻牙时需拔除智齿。
2、牙周炎
牙菌斑堆积引发牙周组织慢性炎症,导致牙槽骨吸收和牙龈退缩。常见牙齿松动、牙龈出血,严重时牙根暴露。治疗需超声波洁治清除牙结石,配合甲硝唑片和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控制感染,日常使用牙线及冲牙器维护。
3、牙龈萎缩
长期横向刷牙或牙周病可致牙龈组织不可逆退缩,使牙根与牙龈分离。表现为牙齿敏感、根面龋风险增加。轻度可通过改良巴氏刷牙法延缓进展,严重者需结缔组织移植术覆盖裸露根面。
4、食物嵌塞
牙齿邻接关系不良导致食物残渣滞留,刺激牙龈乳头坏死分离。常见塞牙后胀痛、口臭。需用牙间隙刷清除嵌塞物,邻面龋坏需树脂充填恢复接触点,必要时制作嵌体修复。
5、外伤或咬合创伤
硬物撞击或长期咬合过力可能造成牙龈撕裂或牙周膜损伤。急性期表现为局部淤血、咬合痛。需调磨过高牙尖消除干扰,牙龈裂伤需缝合,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
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以45度角清洁牙龈沟,每半年进行专业洁治。出现持续出血、化脓或牙齿移位时需立即就诊,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控制以降低牙周感染风险,孕妇激素变化期间建议增加口腔检查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