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引起的贫血可通过补充铁剂、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输血治疗、控制原发病、调整饮食等方式改善。贫血通常由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铁代谢障碍、红细胞寿命缩短、营养不良、慢性炎症等因素引起。
1、补充铁剂
缺铁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贫血的常见原因,可遵医嘱使用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铁剂能帮助合成血红蛋白,改善贫血症状。使用铁剂时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建议餐后服用。定期监测血清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避免铁过量。
2、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功能衰竭导致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该药物能刺激骨髓造血,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压和血红蛋白变化,防止血红蛋白上升过快导致高血压或血栓形成。
3、输血治疗
严重贫血或急性失血时可考虑输注浓缩红细胞。输血能快速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组织缺氧。但频繁输血可能导致铁过载和输血反应,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输血前需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4、控制原发病
积极治疗肾功能衰竭是改善贫血的基础。可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等方式替代肾脏功能。充分透析能清除尿毒症毒素,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病,延缓肾功能恶化。
5、调整饮食
保证充足的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适量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避免高磷饮食,限制含磷添加剂的食物摄入。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有助于红细胞生成。控制水分摄入,维持体液平衡。
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贫血时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透析患者需注意血管通路护理,预防感染。保持适度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出现头晕、乏力加重等症状及时就医。通过综合治疗和管理,多数患者的贫血症状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