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可通过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紫外线治疗等方式根除。脚气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足部瘙痒、脱皮、水疱等症状。
1、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及中性肥皂清洗足部,重点清洁趾缝等易积垢部位,洗后彻底擦干。穿透气性好的棉袜和鞋子,避免穿潮湿鞋袜。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穿防水拖鞋,减少真菌接触机会。定期更换鞋袜并用阳光暴晒或高温烘干消毒。
2、外用抗真菌药物
可选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软膏、特比萘芬喷雾剂等外用抗真菌药物。使用前需清洁患处,药物应覆盖全部皮损及周边正常皮肤。趾间糜烂型需先使用硼酸溶液湿敷收敛后再用药。外用药物需坚持使用4周以上,即使症状消失也应继续用药1-2周以防复发。
3、口服抗真菌药物
对于顽固性脚气或伴有甲真菌病者,可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特比萘芬片等药物。口服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肝功能异常者需谨慎。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避免与某些降压药、降糖药同时使用。通常需要连续用药2-4周才能彻底杀灭深部真菌。
4、紫外线治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可抑制真菌生长,改善局部免疫功能。每周治疗2-3次,连续4-6周可显著减轻瘙痒和皮损。治疗时需佩戴防护眼镜,光敏体质者慎用。可配合外用药物增强疗效,特别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角化过度型脚气。
治疗期间应避免搔抓患处,防止自身接种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家庭成员需同步治疗并消毒共用物品,如拖鞋、浴盆等。痊愈后仍需保持足部卫生习惯,定期使用抗真菌粉剂预防复发。合并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脚气容易反复,需长期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