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但未超过阴道口。治疗方式主要有盆底肌锻炼、子宫托放置、中药调理、盆底重建术、阴式子宫切除术等。
1、盆底肌锻炼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力量,每日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和阴道的动作,每次持续5-10秒。该方法适用于早期脱垂患者,需坚持3-6个月见效。锻炼时避免腹压增加动作如深蹲,可配合生物反馈治疗提高准确性。
2、子宫托放置
环形或立方体硅胶子宫托可机械性支撑脱垂器官,需由医生根据阴道尺寸选择型号。每3-6个月更换一次,放置期间每日需取出清洗。可能出现阴道黏膜溃疡或感染,需定期复查评估效果。
3、中药调理
补中益气汤加减可改善中气下陷证型,含黄芪、党参等成分的补中益气颗粒能缓解坠胀感。需配合针灸关元、气海等穴位,疗程2-3个月。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气虚严重者可加用人参养荣丸。
4、盆底重建术
通过阴道前壁修补术或骶棘韧带固定术恢复解剖位置,使用聚丙烯网片加强薄弱组织。术后需留置导尿管1-2天,3个月内禁止负重和性生活。可能发生网片侵蚀或排尿困难等并发症。
5、阴式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无生育需求且伴有子宫肌瘤的患者,经阴道切除子宫后缝合阴道穹隆。术后6周内避免久坐和剧烈运动,需预防阴道残端感染。可能发生膀胱损伤或术后出血等风险。
建议患者避免长期站立或提重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腹压。可适当食用山药、红枣等健脾食物,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需控制饮水量。定期进行盆底功能评估,术后患者应每年复查阴道残端情况。出现阴道出血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