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手术后可通过功能锻炼、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支具固定、定期复查等方式康复。术后康复通常由关节稳定性重建、软组织修复、炎症控制等因素决定。
1、功能锻炼
术后早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如钟摆运动、肩关节前屈辅助训练,帮助预防粘连。4-6周后逐步过渡到主动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加强肩袖肌群力量。康复过程中需避免过度外展外旋动作,防止再次脱位。
2、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手术部位血液循环,加速软组织修复。冷敷能缓解术后48小时内肿胀疼痛,后期改用热敷改善僵硬。电刺激疗法有助于延缓肌肉萎缩,维持三角肌和肩袖肌群张力。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缓解术后炎症反应,盐酸乙哌立松片减轻肌肉痉挛。必要时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控制急性疼痛。药物使用期间需监测胃肠道反应,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联用。
4、支具固定
术后需佩戴肩关节外展支具4-6周,保持肩关节处于内旋中立位。睡眠时使用枕头支撑患肢,避免无意识活动导致损伤。拆除支具前需通过影像学确认关节盂唇愈合情况。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进行关节稳定性评估,通过MRI检查盂唇愈合质量。康复期间出现突发疼痛或活动受限时,应立即停止训练并就医。医生会根据恢复进度调整康复方案。
康复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组织修复。避免吸烟饮酒影响血液循环。睡眠时保持患侧肢体抬高,日常活动使用健侧手臂代偿。6个月内禁止参加对抗性运动,游泳等低冲击运动需在医生评估后逐步恢复。定期记录关节活动度变化,与康复医师保持沟通调整训练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