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激素检查主要通过血液检测、尿液检测、唾液检测等方式进行,具体方法有血清雌二醇测定、促卵泡激素检测、抗缪勒管激素检测等。
1、血液检测
血液检测是雌性激素检查的主要方式,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雌二醇、孕酮等激素水平。血清雌二醇测定能反映卵巢功能,常用于评估月经紊乱、更年期综合征等。促卵泡激素检测可辅助诊断卵巢早衰或多囊卵巢综合征,抗缪勒管激素检测则用于评估卵巢储备功能。血液检测需在月经周期特定时段进行,结果受药物、饮食等因素影响较小。
2、尿液检测
尿液检测通过收集24小时尿液测定雌三醇等代谢产物水平,常用于妊娠期监测胎盘功能。该方法无创且可反映激素全天分泌波动,但操作繁琐需严格记录尿量。尿雌三醇检测对胎儿生长受限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预警作用,结果易受肾功能和液体摄入量影响。
3、唾液检测
唾液检测通过采集唾液标本测定游离雌二醇水平,具有无创、便捷的优势。该方法适合重复监测激素变化趋势,常用于更年期症状跟踪或激素替代治疗评估。但唾液激素浓度仅为血液的1%-3%,需高灵敏度检测设备,结果易受口腔卫生、采样时间等因素干扰。
4、动态功能试验
动态功能试验包括氯米芬刺激试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等,通过药物激发评估卵巢反应性。氯米芬试验可鉴别下丘脑性闭经与卵巢功能衰竭,GnRH试验有助于诊断中枢性性早熟。这类检查需多次采血监测激素变化,能更全面评估内分泌轴功能状态。
5、影像学辅助
超声检查可同步观察卵巢形态与卵泡发育,阴道超声能准确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盆腔MRI有助于鉴别卵巢肿瘤等器质性疾病,骨密度检测可评估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质疏松。影像学检查虽不直接测定激素水平,但对病因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补充价值。
进行雌性激素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激素类药物使用,血液检测需空腹8-12小时。月经周期紊乱者需注明末次月经时间,妊娠期检查要告知孕周。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激素稳定,长期服用避孕药或激素替代治疗者应定期监测激素水平。检查结果异常时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必要时重复检测或进行甲状腺功能、肾上腺功能等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