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适用于药物中毒、尿毒症、肝衰竭等疾病,禁忌症包括严重出血倾向、严重低血压、对灌流器材料过敏等。
药物中毒是血液灌流的主要适应症之一,尤其对脂溶性高、蛋白结合率高的毒物清除效果较好。常见中毒类型包括镇静催眠药中毒、农药中毒、毒蕈中毒等。尿毒症患者出现顽固性皮肤瘙痒、周围神经病变等症状时,可考虑血液灌流辅助治疗。肝衰竭患者出现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等情况,血液灌流能帮助清除部分毒素。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传统治疗无效时也可尝试血液灌流。
严重出血倾向患者不宜进行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使用的抗凝剂可能加重出血风险。严重低血压患者血管稳定性差,灌流可能导致循环衰竭。对灌流器材料如活性炭、树脂等成分过敏者禁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耐受性差,需谨慎评估。活动性出血、近期大型手术患者也应暂缓治疗。
进行血液灌流前需全面评估患者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状态及过敏史。治疗期间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电解质及出血倾向。治疗后注意穿刺部位护理,观察有无发热、寒战等不良反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及微量元素,避免高钾食物。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凝血指标,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