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临终前可能出现高热、严重出血、意识模糊、多器官衰竭等症状。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病情进展迅速,临终阶段常伴随全身系统性衰竭。
1、高热
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常规退热药物难以控制。白血病细胞浸润导致免疫功能崩溃,易继发严重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曲霉菌等机会性致病菌。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伏立康唑等抗感染药物,同时需加强物理降温措施。
2、严重出血
表现为皮肤大片瘀斑、鼻衄、牙龈渗血甚至颅内出血。白血病细胞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极度减少,凝血功能严重障碍。需输注血小板悬液,必要时使用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止血,护理时避免磕碰损伤。
3、意识模糊
从嗜睡逐渐发展为昏迷状态。白血病细胞中枢浸润、代谢性脑病或颅内出血均可导致意识障碍。脑脊液检查可见原始细胞,头部CT可显示出血灶或占位病变。需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坠积性肺炎。
4、多器官衰竭
心功能不全表现为端坐呼吸、肺水肿;肾功能衰竭出现少尿或无尿;肝功能损伤导致黄疸加重。白血病细胞全身浸润联合化疗毒性共同导致器官功能失代偿。需进行心电监护、血液透析等支持治疗,但预后极差。
5、恶病质状态
极度消瘦伴肌肉萎缩,体重下降超过原体重的30%。肿瘤消耗与持续高代谢状态导致负氮平衡。虽可尝试肠外营养支持,但多数患者已丧失进食能力,出现吞咽困难等终末期表现。
急性白血病终末期的护理重点在于缓解症状和提高舒适度。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口腔护理使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皮肤护理选用温和的润肤乳。疼痛管理需按三阶梯原则使用盐酸吗啡注射液等镇痛药物。家属应做好心理准备,必要时寻求临终关怀团队支持。所有治疗都应以减轻患者痛苦为首要目标,避免过度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