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角痒可能由过敏性结膜炎、干眼症、细菌性结膜炎、睑缘炎、倒睫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过敏治疗、人工泪液、抗生素滴眼液、睑缘清洁、手术矫正等方式治疗。
1、过敏性结膜炎
过敏性结膜炎通常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接触有关,表现为眼角瘙痒伴随结膜水肿。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抑制组胺释放,严重时可短期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控制炎症。患者可能出现季节性发作特点,眼睑皮肤可能出现湿疹样改变。
2、干眼症
干眼症因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常见于长期用眼人群。症状包括眼角干痒、异物感,可选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补充泪液,配合热敷促进睑板腺分泌。环境干燥、隐形眼镜佩戴过久会加重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视物模糊等视觉质量下降表现。
3、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感染引发的结膜炎会出现眼角刺痒伴黄色分泌物,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抗菌治疗,睡前可涂抹红霉素眼膏。患者需注意避免揉眼导致交叉感染,急性期可能出现眼睑粘连症状。
4、睑缘炎
睑缘炎多与蠕形螨感染或油脂分泌异常有关,表现为眼角顽固性瘙痒伴鳞屑。需每日用茶树油湿巾清洁睑缘,严重时使用甲硝唑凝胶杀灭螨虫。患者常见睫毛根部结痂皮,可能并发麦粒肿等继发感染。
5、倒睫
睫毛生长方向异常会反复刺激角膜引发眼角痒,机械性摩擦可导致角膜上皮损伤。轻度可用镊子拔除异常睫毛,反复发作需行电解毛囊术。患者常主诉眨眼时有明显异物感,裂隙灯检查可见睫毛倒向眼球表面。
保持眼部卫生是预防眼角痒的基础措施,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洁眼周,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长时间用眼时遵循20-20-20原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出现持续瘙痒超过3天、伴随视力下降或眼部分泌物增多时,应及时到眼科进行裂隙灯检查和泪液分泌试验。过敏体质者需定期清洗枕套窗帘,在花粉季节减少户外活动时佩戴防护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