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外口通常位于肛门周围皮肤,距离肛门边缘2-3厘米范围内,常见于肛门后正中线或两侧。肛瘘是肛周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由内口、瘘管和外口组成。
多数肛瘘的外口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上的小丘疹或凹陷,可能伴随脓性分泌物渗出。外口位置与肛瘘类型相关,低位肛瘘外口距肛门较近,高位肛瘘外口可能位于坐骨直肠窝或更远处。部分复杂性肛瘘存在多个外口,呈放射状分布。外口周围皮肤常见红肿、硬结,按压时可能有脓液排出。肛瘘外口长期不愈可能导致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或瘢痕形成。
若肛瘘外口位于特殊位置如会阴体、阴道后壁或阴囊,需警惕复杂性肛瘘可能。结核性肛瘘或克罗恩病相关肛瘘的外口形态不典型,可能伴有肉芽组织增生。少数患者外口暂时闭合后形成皮下硬结,感染复发时原外口处再次破溃流脓。
肛瘘患者需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和辛辣饮食。出现肛周肿痛、渗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肛周超声或磁共振明确瘘管走行。治疗需根据肛瘘类型选择瘘管切开术、挂线疗法等手术方式,术后定期换药促进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