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镜检查后需注意饮食调整、活动限制、症状观察等事项。护理措施主要有避免剧烈运动、选择流质饮食、观察排便情况、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复查。
1、避免剧烈运动
肠镜检查后24小时内应避免跑步、跳跃等剧烈运动,防止因麻醉残留或肠道黏膜损伤导致出血。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若术中进行了息肉切除,需卧床休息1-2天,具体时间根据创面大小由医生评估确定。
2、选择流质饮食
检查后2小时可少量饮用温水,无呕吐等不适后可进食米汤、藕粉等无渣流食,逐步过渡到稀粥、烂面条等半流质。术后1-3天避免牛奶、豆类等产气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进行息肉切除者需延长流质饮食时间至3-5天。
3、观察排便情况
检查后可能出现轻微腹胀或排便次数增多,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发热等症状,可能与肠穿孔或感染有关。息肉切除术后需观察2周内排便是否带血,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急诊处理。
4、遵医嘱用药
根据检查结果可能需要服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片等调节肠道菌群。息肉切除患者需按疗程使用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胶囊,或黏膜保护剂如康复新液。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5、及时就医复查
普通肠镜检查无异常者可1-3年复查,发现息肉者需根据病理类型在6-12个月内复查。若术后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大量便血等急症表现,应立即返院处理。慢性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药、降压药等用药方案。
肠镜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饮食过渡与并发症预防。初期以温凉流质为主,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至每日25-30克。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久坐久站。术后1周内禁止盆浴、游泳等可能污染创面的活动。建立规律排便习惯,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复查前3天需提前准备低渣饮食,严格遵循医嘱进行肠道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