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可能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肠道功能紊乱、免疫反应异常、既往急性阑尾炎未彻底治愈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右下腹隐痛、消化不良、低热等症状。慢性阑尾炎可通过药物控制、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
1、阑尾管腔阻塞
阑尾管腔阻塞是慢性阑尾炎的常见原因,可能与粪石、淋巴组织增生、异物等因素有关。粪石堵塞会导致阑尾内压力升高,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引发慢性炎症。患者可能出现间歇性右下腹钝痛,进食后症状加重。治疗需通过手术切除病变阑尾,药物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控制感染。
2、细菌感染
肠道菌群失衡或病原体侵入可能诱发慢性阑尾炎。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微生物在阑尾内繁殖,导致黏膜持续损伤。患者除腹痛外,可能伴有排便习惯改变。治疗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同时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微生态。
3、肠道功能紊乱
长期胃肠动力异常或自主神经失调可能影响阑尾排空功能。肠蠕动减缓使阑尾内容物滞留,形成慢性刺激。这类患者常见腹胀、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治疗应注重饮食调理,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必要时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改善胃肠动力。
4、免疫反应异常
部分慢性阑尾炎与局部免疫应答过度有关,阑尾淋巴组织持续释放炎性介质。这种情况多见于过敏体质或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可能伴随皮肤湿疹、关节不适等全身症状。治疗需采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糖浆,严重时需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
5、急性炎症迁延
急性阑尾炎治疗不彻底可能转为慢性过程,残留的炎症灶反复发作。这类患者常有明确急性发作史,超声检查可见阑尾壁增厚。治疗建议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前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抗感染准备。
慢性阑尾炎患者应注意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劳累。日常可进行适度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选择低脂易消化食物如米粥、蒸鱼等。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发热症状应及时复查,术后患者需遵医嘱逐步恢复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定期进行血常规和腹部超声检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