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早晨起来咳嗽可能由生理性刺激、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环境湿度、抗过敏治疗、抗感染治疗、抑酸治疗、雾化吸入等方式缓解。
1、生理性刺激
夜间睡眠时空气干燥或冷空气刺激可能导致晨起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日间活动后缓解。建议家长保持卧室湿度在50%-60%,避免空调直吹,睡前用生理盐水喷雾清洁鼻腔。无须用药,通常改变环境后1-3天症状消失。
2、过敏性鼻炎
尘螨、花粉等过敏原诱发鼻后滴漏,晨起体位变化时刺激咽喉。常伴搓鼻、揉眼等动作,可能观察到清水样鼻涕。可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配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炎症。家长需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减少毛绒玩具摆放。
3、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感冒引发的炎症反应可导致晨起咳嗽加重,多伴随鼻塞、低热。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若继发细菌感染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保持每日饮水200-400毫升,用加湿器维持呼吸道湿润。
4、胃食管反流
平躺时胃酸反流刺激咽喉,表现为空腹时呛咳、拒奶。建议喂奶后竖抱20分钟,睡前2小时禁食。医生可能开具磷酸铝凝胶保护黏膜,严重者需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家长记录喂养日记有助于判断食物诱因。
5、支气管炎
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引发晨起阵发性咳嗽,可能伴有喘鸣音。需用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化痰平喘,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二手烟。若出现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钟或口唇发绀需立即就医。
家长应每日记录咳嗽频率、痰液性状及诱发因素,避免擅自使用镇咳药物。保持室内温度18-22℃为宜,冬季外出时用围巾遮盖宝宝口鼻。饮食上适当增加梨汁、银耳羹等润肺食物,过敏体质宝宝需延迟添加鸡蛋、海鲜等易致敏辅食。若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至儿科就诊完善血常规、胸片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