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猫抓伤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猫抓病。猫抓病主要由汉赛巴尔通体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伤口附近淋巴结炎症反应。
猫抓伤后最常见的反应是伤口局部红肿和轻微疼痛,通常在24小时内出现。伤口可能伴随轻微出血或渗出液,周围皮肤温度升高。部分人群会出现伤口周围皮肤瘙痒或灼热感,这些症状多由机械性损伤或猫爪携带的细菌引起。若伤口较深或未及时清洁,可能发展为局部感染,表现为红肿范围扩大、脓性分泌物增多。
约10-30%的感染者会发展为猫抓病,典型症状为受伤1-2周后出现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腋窝、颈部或腹股沟。肿大淋巴结质地较硬且有压痛,可能持续2-4个月。部分患者伴随低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播散性感染,引发肝脾肿大、视网膜炎或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建议被猫抓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若出现持续发热、淋巴结肿大或伤口化脓,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饲养宠物猫应定期修剪指甲,避免与流浪猫直接接触,儿童玩耍后需彻底清洁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