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先天异常主要包括泪小点闭锁、泪小管闭锁、鼻泪管闭锁、泪囊囊肿及泪道瘘管等情况。这些异常可能单独或合并出现,需通过专业检查明确类型。
1、泪小点闭锁
泪小点闭锁是泪液引流系统的起始部位发育不全,表现为泪点未开放或膜性闭锁。患儿可能出现溢泪症状,但无脓性分泌物。可通过探针探查确诊,治疗采用泪小点成形术或激光切开术。若合并感染,需配合使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或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控制炎症。
2、泪小管闭锁
泪小管闭锁多因胚胎期泪道上皮细胞退化不全导致,分为近端或远端闭锁。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溢泪,挤压泪囊区无分泌物反流。泪道冲洗可见液体完全无法通过,需行泪小管吻合术或硅胶管置入术。术后可能需使用红霉素眼膏预防粘连。
3、鼻泪管闭锁
鼻泪管下端Hasner瓣膜未开放是最常见类型,占新生儿泪囊炎的绝大部分。典型症状为出生后1-2周出现单侧溢泪伴黏性分泌物。初期可采用泪囊按摩联合氯霉素滴眼液保守治疗,6个月未愈者需行泪道探通术。
4、泪囊囊肿
泪囊囊肿因鼻泪管完全闭锁伴泪囊扩张形成,内眦部可见蓝灰色囊性肿物。可能继发急性泪囊炎,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需与血管瘤鉴别,超声检查可确诊。治疗需手术切除囊肿并重建泪道,术前可使用头孢呋辛酯颗粒预防感染。
5、泪道瘘管
泪道瘘管是泪道系统与皮肤间的异常通道,多为先天性发育缺陷。瘘管开口常位于内眦韧带下方,持续有清亮液体渗出。亚甲蓝注入试验可明确瘘管走向,手术切除是根治方法。合并慢性炎症时可短期使用夫西地酸滴眼液。
先天性泪道异常患儿应避免用力揉眼,家长需每日用无菌棉签清洁眼周分泌物。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减少高脂食物摄入。6月龄内患儿进行泪囊按摩时,需沿鼻梁侧方自上而下轻柔按压,每日3-4次,每次5-6下。若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眼睑红肿等感染征象,应及时至眼科进行泪道冲洗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