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做完冲击波治疗后出现疼痛加重可能与治疗后的正常炎症反应或操作不当有关,通常可通过休息、冰敷、调整活动量等方式缓解。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红肿发热,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冲击波治疗通过机械刺激促进足底筋膜微损伤修复,治疗后的1-3天内可能出现局部充血和炎性介质释放,表现为钝痛或压痛感,此时疼痛程度略高于治疗前属于常见现象。建议减少站立行走,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选择软底鞋并避免跑跳运动,多数患者3-5天后症状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因治疗能量设置过高或定位偏差导致软组织挫伤,疼痛呈尖锐刺痛且活动受限明显,需立即暂停治疗并就医评估。
持续性加重的疼痛需警惕筋膜撕裂或足跟脂肪垫损伤,可能伴随局部淤青和肿胀,此类情况需通过超声检查明确损伤程度。糖尿病患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更易出现治疗相关出血风险,术后72小时内应密切观察足跟皮肤状况。冲击波治疗间隔应保持7-10天,单疗程不超过5次,若3次治疗后仍无改善需重新评估诊断。
日常可进行足底筋膜牵拉训练,如坐位毛巾牵拉或台阶踮脚练习,配合穿戴夜间支具维持踝关节中立位。选择富含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的饮食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避免摄入过多高糖食物。若疼痛影响睡眠或日常活动超过1周,建议复查足踝外科或康复医学科,必要时联合超声波治疗或局部封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