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胆道闭锁的护理需结合医疗治疗与日常照护,重点包括皮肤管理、营养支持、感染预防、症状监测及心理安抚。胆道闭锁是一种先天性胆管发育异常疾病,需通过手术干预改善胆汁引流,术后护理对预后至关重要。
1、皮肤护理
胆道闭锁患儿因胆汁淤积易出现皮肤瘙痒和黄疸。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洁皮肤,避免使用碱性肥皂。修剪指甲并佩戴棉质护手套,防止抓伤。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减少摩擦刺激。若皮肤出现破损或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处理。
2、营养支持
患儿常因脂肪吸收障碍导致营养不良。母乳喂养者母亲需低脂饮食,配方奶喂养可选择中链甘油三酯配方奶粉。辅食添加应遵循少量多餐原则,优先给予易消化的米糊、南瓜泥等。定期监测体重和生长曲线,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
3、感染防控
胆道闭锁患儿免疫力较低,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人群。保持居室通风,定期消毒玩具和餐具。接种疫苗需严格按计划进行,特别注意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评估。出现发热、腹泻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退热药物。
4、症状观察
每日记录大便颜色变化,陶土色便提示胆汁引流异常。观察巩膜和皮肤黄染程度,监测尿液颜色深浅。注意有无腹胀、嗜睡、拒食等肝功能恶化表现。术后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超声检查,随访间隔为1-3个月。
5、心理安抚
治疗期间减少医疗操作带来的应激,可通过拥抱、抚触增加安全感。家长需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情绪传导。建立规律的喂养和睡眠作息,用色彩鲜艳的玩具分散检查时的注意力。加入患儿家长互助组织,获取心理支持。
胆道闭锁患儿的护理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医疗团队,术后需终身随访监测肝功能。日常注意保持环境清洁,避免高脂饮食,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情况。出现皮肤出血倾向、持续呕吐或意识改变等危急症状时,须立即急诊处理。护理过程中记录详细的症状日记,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