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主要与高龄患者康复困难、长期卧床并发症高发有关。髋部骨折可能导致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压疮等严重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髋部骨折多发生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轻微跌倒即可引发。骨折后患者需长期卧床,活动能力急剧下降。卧床期间肺部通气功能减弱,痰液积聚易引发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局部皮肤持续受压会出现压疮,严重时引发感染。长期制动还会加速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进一步降低康复概率。
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身体代偿能力差。骨折后手术风险高,部分患者无法耐受麻醉。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增加。即使手术成功,康复过程漫长且功能恢复有限。部分患者因并发症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最终死亡。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髋部骨折后死亡率居高不下。
预防髋部骨折需从改善骨质疏松入手,建议老年人定期检测骨密度。日常注意防跌倒,保持居住环境安全。适当进行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骨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延缓骨质流失。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应尽早就医,在医生评估后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术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减少卧床时间以降低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