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患者需注意定期复查、控制危险因素、合理用药及警惕症状。颈动脉狭窄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严重时可导致脑缺血或脑卒中。
1、定期复查
颈动脉狭窄患者应遵医嘱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或血管造影检查,监测狭窄程度变化。若狭窄进展较快或出现新发斑块,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日常可记录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变化,就诊时向医生反馈。
2、控制危险因素
严格控制血压、高血脂和血糖水平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低盐低脂饮食、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是基础措施。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需个体化制定。
3、合理用药
阿托伐他汀钙片可稳定斑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必要时可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需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黑便等不良反应。
4、警惕症状
突发单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或一过性黑朦可能是脑缺血先兆,应立即就医。日常避免颈部剧烈转动或按摩,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乘坐飞机前应评估狭窄程度,高空环境可能增加脑缺血风险。
颈动脉狭窄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饮食以地中海饮食模式为佳,多摄入深海鱼、橄榄油和新鲜蔬菜水果。冬季注意头部保暖,晨起时动作宜缓慢。若计划进行牙科治疗或外科手术,需提前告知医生颈动脉狭窄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