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中耳炎是否严重需结合症状判断,鼓膜穿孔、听力显著下降、反复耳内流脓等症状提示病情较重。粘连性中耳炎主要由慢性炎症反复刺激导致中耳腔粘连,可能引发{传导性耳聋}、{胆脂瘤形成}、{颅内并发症}等后果。
鼓膜穿孔是粘连性中耳炎加重的典型表现,患者耳部闷胀感持续存在,穿孔后可能出现耳道流血性分泌物,伴随突发性耳痛。此时中耳与外界直接相通,细菌更易侵入引发感染。听力显著下降多因听骨链固定或破坏,声音传导受阻,患者需提高音量交流,儿童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反复耳内流脓提示合并细菌感染,脓液黏稠且带有异味,可能伴随发热,长期不愈会导致中耳结构进一步破坏。
若鼓膜穿孔范围超过50%,或听力测试显示气导阈值超过40分贝,需警惕胆脂瘤可能。胆脂瘤会侵蚀周围骨质,可能引发面瘫、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颅内并发症如脑脓肿虽罕见,但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时需立即抢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耳鸣眩晕,提示内耳功能受损。
建议避免用力擤鼻及耳道进水,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长期听力障碍者需评估鼓室成形术或人工听骨植入手术指征,术后定期复查耳内镜和纯音测听。日常注意预防感冒,减少咽鼓管功能障碍诱因,儿童患者家长应关注其听力反应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