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控制血糖、定期监测、调整饮食、规律运动和遵医嘱用药等方式防止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吸烟等因素引起。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糖尿病患者需通过血糖仪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若血糖波动较大,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或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定期监测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检查血脂、血压及心电图,早期发现心血管异常。合并高血压者需每日测量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颈动脉超声可评估动脉斑块情况,冠状动脉CTA能筛查血管狭窄,发现异常需及时就医。
3、调整饮食
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每日主食不超过250克,优先选择燕麦、糙米等粗粮。增加深色蔬菜摄入,如菠菜、西蓝花,每日500克以上。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食用油每日不超过25克。合并高尿酸者需减少海鲜、豆类摄入。
4、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时心率不超过(220-年龄)×70%。避免晨起空腹运动,随身携带糖果防低血糖。合并视网膜病变者应避免跳跃运动,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需选择水中运动减少足部压力。
5、遵医嘱用药
合并冠心病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高血脂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若出现胸闷、气促等心绞痛症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急救。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擅自联用中药或保健品。
糖尿病患者需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血糖血压数据,家属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冬季注意保暖避免血管痉挛,外出携带糖尿病急救卡。每半年进行眼底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早期发现糖尿病并发症。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