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在B超检查中通常表现为子宫增大、宫腔内不均质回声团块或蜂窝状结构,可能伴随血流信号丰富。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滋养细胞肿瘤,多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妊娠后,需结合血HCG检测及病理检查确诊。
B超下绒毛膜癌的典型影像特征包括子宫肌层内不规则低回声或混合回声病灶,边界不清,内部可见囊性变或坏死区。多普勒超声显示病灶内血流丰富,呈低阻力型频谱。部分患者可见双侧卵巢黄素化囊肿,表现为多房性囊性结构。肿瘤侵犯子宫浆膜层时,B超可能提示子宫轮廓不规则或盆腔积液。晚期病例可观察到肝、肺等远处转移灶的超声表现。
绒毛膜癌的超声表现需与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不全流产、子宫肌瘤变性等疾病鉴别。对于有妊娠史且血HCG持续升高的患者,即使B超未见典型表现仍不能排除绒毛膜癌可能。超声检查对评估病灶范围、浸润深度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但最终诊断需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
确诊绒毛膜癌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肿瘤破裂出血,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多摄入优质蛋白和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定期复查血HCG及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严格遵医嘱进行规范化疗或手术,治疗期间须采取可靠避孕措施。出现阴道大出血、剧烈腹痛或头痛呕吐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