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髋关节脱位可能会出现疼痛,具体症状包括活动受限、下肢不等长、步态异常等。儿童髋关节脱位主要由先天性发育不良、外伤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患侧髋关节活动度下降、下肢缩短、走路跛行等症状。
1、活动受限
儿童髋关节脱位时,髋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减小。患儿可能无法完成屈髋、外展等动作,被动活动时可能出现关节弹响或卡顿感。这种情况可能与关节囊松弛、股骨头脱出髋臼有关。家长需观察孩子日常活动是否出现异常,如爬行困难、拒绝站立等表现。
2、下肢不等长
脱位侧下肢可能出现明显缩短,双侧臀纹不对称。仰卧位检查时可发现双膝高度不一致,患侧大转子位置异常突出。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骨盆倾斜,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脊柱侧弯。家长需定期测量孩子双下肢长度,发现差异应及时就医。
3、步态异常
行走期患儿可能出现跛行、鸭步等异常步态。单侧脱位表现为身体向患侧倾斜,双侧脱位则呈现明显摇摆步态。这种情况与髋关节稳定性下降、肌肉代偿性收缩有关。家长需注意孩子学步期间步态变化,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4、关节疼痛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髋关节周围隐痛或活动时锐痛,疼痛可放射至膝关节。急性外伤性脱位疼痛较剧烈,先天性脱位早期可能无明显痛感。疼痛可能与关节囊牵拉、软组织损伤有关。家长发现孩子无故哭闹、拒绝负重时应考虑髋关节问题。
5、继发症状
长期未治疗的髋关节脱位可能导致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患儿可能出现患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症状。这种情况需要尽早干预,6个月以内婴儿可通过Pavlik吊带矫正,大龄儿童可能需手术复位。
家长发现儿童存在髋关节活动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强行牵拉患儿下肢,婴儿期可采用正确的抱姿和襁褓方式。定期儿童保健体检包含髋关节筛查,早期发现可通过保守治疗获得良好效果。治疗期间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髋关节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