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36周胯骨疼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胎儿压迫、缺钙、耻骨联合分离、腰椎间盘突出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姿势、补钙、物理治疗、使用骨盆带、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晚期体内松弛素分泌增加,会导致韧带松弛以适应分娩需求。这种激素作用可能引起骨盆关节稳定性下降,造成胯骨区域牵拉性疼痛。建议避免突然转身或单侧负重,睡眠时用孕妇枕支撑腰部。
2、胎儿压迫
随着胎儿体积增大,胎头入盆后可能直接压迫坐骨神经或骨盆骨骼。表现为单侧胯骨放射性酸痛,改变体位时可短暂缓解。可通过膝胸卧位每日练习减轻压迫,水温适宜的热水淋浴也有助于放松肌肉。
3、缺钙
孕晚期每日钙需求达1000毫克以上,不足时可能引起骨骼代偿性疼痛。除胯骨疼外常伴夜间小腿抽筋。可遵医嘱服用碳酸钙D3片或乳酸钙颗粒,同时增加奶酪、豆腐等高钙食物摄入。
4、耻骨联合分离
妊娠相关韧带松弛可能导致耻骨联合间隙超过10毫米,引发剧烈胯骨疼,尤其上下楼梯或翻身时加重。需使用专业骨盆固定带限制活动,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但须严格遵循产科医生指导。
5、腰椎间盘突出
孕期体重增加和重心前移可能诱发腰椎病变,疼痛向胯骨及下肢放射。表现为持续钝痛伴活动受限,需通过MRI确诊。急性期可尝试腰椎牵引治疗,禁用非甾体抗炎药,分娩后症状多能自行缓解。
建议孕妇避免久站久坐,每小时变换姿势并做骨盆摇摆运动。选择硬板床休息,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减轻压力。若疼痛影响行走或伴随阴道流血、破水等症状,需立即就诊排除早产风险。定期产检时主动向医生反馈疼痛程度和部位,必要时进行骨密度或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