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需注意避免久坐久站、控制体重、纠正不良姿势、加强腰背肌锻炼、避免腰部受凉等事项。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与椎间盘退变、外伤、长期劳损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
1、避免久坐久站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腰椎间盘压力,建议每30-40分钟起身活动,可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运动。办公时可使用腰靠垫支撑腰椎,保持脊柱生理曲度。久站时可交替将单脚垫高,减轻腰部负荷。
2、控制体重
超重会加重腰椎负担,加速椎间盘退变。可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维持正常体重,建议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对腰椎冲击小的运动方式。体重指数应控制在18.5-23.9之间。
3、纠正不良姿势
避免弯腰搬重物,搬物时应屈膝下蹲保持腰部直立。睡眠选择硬板床,仰卧时在膝下垫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枕。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半躺看电视等不良姿势。
4、加强腰背肌锻炼
规律进行小燕飞、五点支撑等腰背肌功能锻炼,可增强腰椎稳定性。游泳时蛙泳姿势能有效锻炼腰背肌群。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突然用力或过度扭转腰部。
5、避免腰部受凉
寒冷刺激可能导致腰部肌肉痉挛,加重疼痛症状。冬季注意腰部保暖,夏季避免空调直吹。可适当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散步、太极等,避免篮球、跳绳等剧烈运动。饮食需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多食用牛奶、鱼类、深绿色蔬菜。急性期疼痛明显时需卧床休息,硬板床上垫3-5厘米软垫为宜。若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综合征表现,应立即就医。日常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缓解症状,所有药物均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