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诊断需符合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及姿势平衡障碍等核心症状,并排除其他继发性或类似疾病。诊断依据主要有临床表现、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及影像学辅助评估。
1.核心运动症状
运动迟缓是必备条件,表现为动作启动缓慢、重复动作幅度减小。静止性震颤多从单侧肢体远端开始,呈搓丸样动作。肌强直可表现为铅管样或齿轮样阻力。姿势平衡障碍晚期出现,易导致跌倒。
2.支持性标准
症状不对称性起病、左旋多巴治疗反应良好、进展性病程等支持诊断。嗅觉减退、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可辅助判断。黑质超声或PET-CT显示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减退具有参考价值。
3.排除性条件
需排除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血管性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等继发因素。无脑卒中病史、无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史、无小脑或锥体束征等是重要排除依据。脑脊液检查可鉴别正常颅压脑积水。
4.病情进展特征
典型病例呈渐进性加重,Hoehn-Yahr分期从单侧症状发展到双侧受累,最终出现平衡障碍。若病程中出现早期跌倒、快速进展的痴呆等症状需重新评估诊断。
5.多学科评估
神经科医生主导结合康复科、精神科协作评估。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用于量化症状严重度。基因检测可辅助早发型病例诊断,但非诊断必需条件。
确诊帕金森病需定期随访观察症状演变,建议记录症状变化轨迹并保存影像资料。日常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可延缓运动功能退化,饮食注意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出现吞咽困难或剂末现象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