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扭伤是否需要打石膏取决于损伤程度,韧带轻微撕裂或关节稳定性良好时通常无须打石膏,但出现韧带完全断裂、关节脱位或骨折三种情况时需打石膏固定。
手腕扭伤后若仅表现为局部肿胀、轻度疼痛且关节活动受限不明显,多为韧带部分损伤,可通过弹性绷带加压包扎配合冷敷缓解症状。此时石膏固定可能限制血液循环并延缓康复进程,反而增加肌肉萎缩风险。但若扭伤后出现腕关节明显畸形、异常活动或按压特定部位剧痛,可能提示韧带完全断裂或撕脱性骨折,需通过X光或核磁共振明确损伤类型。石膏固定能维持关节稳定性,避免二次损伤并促进韧带愈合。对于合并舟状骨骨折或月骨脱位的患者,石膏需持续固定4-6周以确保骨痂形成。
儿童手腕扭伤后即使未见骨折,若存在骨骺损伤也需石膏保护。运动员或体力劳动者若需早期恢复腕部负重功能,可选用可拆卸式支具替代传统石膏。无论是否打石膏,扭伤后48小时内均应遵循休息、冰敷、加压和抬高原则,后期逐步进行抓握训练和腕关节屈伸康复锻炼。
手腕扭伤后应避免立即热敷或揉搓患处,48小时后可改用温热毛巾促进血液循环。康复期间可适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软组织修复,但需控制高盐饮食以减少水肿。若固定期间出现石膏过紧、皮肤瘙痒或麻木等症状,应及时复诊调整固定装置。日常活动中建议佩戴护腕预防重复损伤,尤其在进行球类运动或提重物时更需注意保护腕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