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鼻炎可通过鼻腔护理、环境控制、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4方面调理。鼻炎可能与过敏原刺激、感染、免疫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1、鼻腔护理
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可清除分泌物和过敏原,缓解鼻黏膜水肿。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清洁鼻前庭,年长儿可使用鼻腔喷雾器。避免用力擤鼻导致鼻窦压力增高,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冷敷鼻根部有助于减轻鼻黏膜充血,每次5-10分钟。
2、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和床上用品。避免接触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毛绒玩具应每周高温清洗。雾霾天气减少外出,必要时佩戴儿童专用防护口罩。卧室避免使用地毯、窗帘等易积尘物品。
3、饮食调整
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等食物,有助于增强黏膜抵抗力。适量补充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可减轻炎症反应。避免食用冰淇淋、冷饮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奶制品摄入可能缓解部分患儿的黏液分泌。保证每日充足饮水,维持呼吸道黏膜湿润。
4、药物治疗
过敏性鼻炎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糖浆等抗过敏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的鼻炎可能需要阿莫西林颗粒治疗。鼻塞严重时短期使用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但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中药辛芩颗粒对部分患儿缓解症状有效。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调理期间家长需每日观察孩子症状变化,记录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或环境因素。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有助于减少复发。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时,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长期反复发作的鼻炎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冬季注意颈部保暖,外出时可佩戴围巾减少冷空气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