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H(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存在癌变可能,但具体概率需结合病理活检确认。ASC-H可能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等因素引起,需通过阴道镜活检进一步评估。
ASC-H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属于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提示存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可能,但并非确诊。约10%-20%的ASC-H病例经活检证实为CIN2或CIN3(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极少数可能进展为宫颈癌。多数情况下,ASC-H与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相关,尤其是HPV16和HPV18型。若合并宫颈糜烂、接触性出血等症状,需提高警惕。
少数ASC-H病例可能由良性病变引起,如宫颈息肉、萎缩性改变或取样误差。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出现类似ASC-H的细胞学表现,但实际癌变风险较低。若活检结果排除高级别病变,通常建议6-12个月后复查细胞学及HPV检测。
确诊ASC-H后应避免过度焦虑,但须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阴道镜检查及靶向活检。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高危性接触,接种HPV疫苗可降低后续感染风险。30岁以上女性建议定期联合筛查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