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癌和癌症的主要区别在于浸润深度和转移能力。原位癌指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而癌症已突破基底膜并可能发生转移。主要有组织学特征、转移风险、治疗方案、预后效果、随访要求等差异。
1、组织学特征
原位癌的癌细胞局限于上皮组织内,基底膜完整无破坏,显微镜下表现为细胞异型性但无间质浸润。癌症则已突破基底膜向深层组织浸润,病理检查可见癌细胞侵犯血管或淋巴管。
2、转移风险
原位癌不发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手术完整切除后复发概率低。癌症存在转移可能性,根据分期不同可能转移至区域淋巴结或远处器官,需评估全身扩散风险。
3、治疗方案
原位癌通常采用局部切除治疗,如宫颈锥切术或乳腺区段切除术。癌症需综合治疗,可能联合手术、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如非小细胞肺癌需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
4、预后效果
原位癌五年生存率接近100%,术后无须辅助治疗。癌症预后与分期相关,早期癌症五年生存率较高,晚期可能显著下降,如Ⅲ期结肠癌生存率约为60%。
5、随访要求
原位癌术后随访频率较低,通常每年复查一次。癌症需密切监测复发,前两年每3-6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如乳腺癌术后需定期乳腺钼靶和超声检查。
建议定期进行防癌体检,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注意均衡饮食并适量运动。治疗期间严格遵循医嘱,完成规范化的诊疗流程。术后患者需按计划复查,监测可能的复发迹象。出现不明原因消瘦或疼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