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不好造成的鼻塞可通过保持环境清洁、使用加湿器、鼻腔冲洗、遵医嘱用药、佩戴口罩等方式缓解。鼻塞通常由粉尘刺激、过敏原接触、空气干燥、污染物吸入、鼻腔炎症等因素引起。
1、保持环境清洁
定期清扫房间减少灰尘堆积,避免使用易产生粉尘的地毯或毛绒制品。室内可摆放绿植如常春藤帮助吸附颗粒物,每周更换床单被套并使用防螨材质。空调滤网需每月清洗,避免积尘随气流扩散。宠物毛发较多时需增加梳理频率,减少漂浮毛屑。
2、使用加湿器
干燥空气会加重鼻黏膜充血,建议将湿度维持在40%-60%。冷雾加湿器适合儿童家庭,蒸发式加湿器需每日换水防止微生物滋生。可在水中添加少量生理盐水增强保湿效果,但禁止随意添加精油等刺激物。夜间卧室使用时可搭配湿度监测仪,避免过度加湿诱发霉菌。
3、鼻腔冲洗
采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冲洗鼻腔能直接清除附着颗粒物。成人可用洗鼻壶进行深度清洁,儿童建议使用鼻腔喷雾器。冲洗时头部倾斜45度,水温需接近体温。急性鼻塞期间可每日冲洗1-2次,慢性症状者每周3-4次,冲洗后轻柔擤鼻避免损伤黏膜。
4、遵医嘱用药
持续性鼻塞可短期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缓解充血,过敏性鼻炎患者需配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抗炎。细菌感染引发肿胀时可选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合并分泌物增多时可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排。所有药物使用不超过7天,妊娠期禁用减充血剂。
5、佩戴口罩
N95口罩可过滤90%以上PM2.5颗粒,在雾霾天或粉尘环境必需佩戴。棉布口罩需每日更换清洗,医用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佩戴口罩前可涂抹凡士林保护鼻翼皮肤,耳挂式口罩压力过大时可用口罩调节器。儿童应选择贴合面部的立体口罩,运动时改用透气阀款式。
改善鼻塞需长期维持室内空气质量,每日开窗通风30分钟以上,新装修房屋需检测甲醛浓度。外出归来及时清洗面部,花粉季节关闭车窗。饮食中增加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如猕猴桃、深海鱼等有助于减轻黏膜炎症。若鼻塞伴随头痛、嗅觉减退或持续两周不缓解,需进行鼻内镜排查结构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