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患者在饮食起居上需要注意控制体重、均衡营养、适度运动、避免关节过度负荷、保持良好姿势等。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饮食起居的调整有助于缓解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
1、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会增加关节的负担,尤其是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体重每增加1公斤,膝关节在行走时承受的压力会增加3-4公斤。建议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饮食上可适当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
2、均衡营养
饮食应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蛋白质有助于维持肌肉力量,保护关节;维生素D和钙对骨骼健康很重要;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有助于减轻关节炎症。可适量食用鱼类、蛋类、奶制品、深色蔬菜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3、适度运动
适当的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散步等有助于保持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运动前后可进行适当的热身和拉伸,运动时如出现关节疼痛应停止活动。
4、避免关节过度负荷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提重物、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爬楼梯等增加关节负荷的活动。可使用辅助工具如手推车搬运重物,选择有电梯的场所避免爬楼。居家环境可进行适当改造,如使用防滑垫、加装扶手等减少跌倒风险。
5、保持良好姿势
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有助于减轻关节压力。坐时应保持背部挺直,避免跷二郎腿;站立时双膝微微弯曲,避免锁死关节;行走时穿合适的鞋子,必要时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睡眠时可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枕头高度适宜。
骨性关节炎患者除注意饮食起居外,还应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日常生活中可尝试热敷缓解关节僵硬和疼痛,寒冷季节注意关节保暖。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