胯骨骨折可通过卧床制动、药物镇痛、牵引复位、手术固定、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胯骨骨折通常由高处坠落、交通事故、骨质疏松、暴力撞击、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1、卧床制动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避免患侧负重。使用硬板床保持髋关节中立位,双腿间放置软垫防止内旋。卧床期间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可通过上肢和健侧下肢活动维持肌力。若为稳定性骨折,通常需卧床4-6周。
2、药物镇痛
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合并骨质疏松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抗骨质疏松治疗。药物使用需警惕胃肠道出血、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
3、牵引复位
适用于移位明显的稳定性骨折,通过皮肤牵引或骨牵引维持骨折端对位。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7-1/10,需持续2-3周。治疗期间需每日检查牵引装置,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末梢血运,防止过度牵引导致神经损伤。
4、手术固定
不稳定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或髓内钉固定。严重粉碎性骨折可能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需预防深静脉血栓,早期进行踝泵运动,术后1-2天可在助行器辅助下部分负重。
5、康复训练
骨折愈合后逐步开展髋关节屈伸、外展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练习。6-8周后可尝试拄拐行走,3个月后经影像学评估确认愈合方可完全负重。康复期需加强营养摄入,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痂形成。
胯骨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牛奶、鸡蛋、鱼肉等富含钙质食物,配合西蓝花、猕猴桃等维生素C丰富的蔬果促进胶原合成。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对位情况。康复训练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切忌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或骨折再移位。